第六十六章 论道随风观-《金峰御天之浮生驭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扶风前辈,小女子有一事不明,可否请教?”白雪梅说着。

    “白仙子不必多礼,唤我扶风子即可,有何疑问随意讲来。”扶风子一抚胡须说。

    “为何扶风道友要指点我二人修行关窍?”白雪梅也改口喊他道友。

    “哈哈,谈不上指点,不过自身修行一些心得,随口说出而已。本观自建成,不过来客两回,两位是这第三回,道门以三为妙。再者初见之时,心念有感,你二人同处一关,实在罕见,便也有了引导之意。随后又见你俩先后顿悟,我自然也有所得。想这一人所引,两人顿悟,三人相谈,岂不成缘?”

    听到他说出缘由,心中突然又觉得有所感悟,却抓不住关窍。一旁白雪梅再次拱手施礼,我也跟着照做。然后我开口道:“扶风道友此一举动,于我俩来说,有三层意义。”

    扶风子再次一抚须,听到我说的话,眼中似有灵光一闪,颇感兴趣的问着:“百人百意,意义不同,不知南晟道友三层意义,各自为何?”

    我放下茶杯,回答说:“扶风道友一首七言诗,便含两层意境。其一自然是指点我和白姑娘的阴阳虚实关窍,其二...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道友但说无妨,坐而论道应是不惧对错,大家共议才对。”

    “我隐隐觉得,这首诗中,似乎还包含下一修行法门。不知自己所感有没有偏差?”

    白雪梅看了看我,微微一笑,不过并没说什么。扶风子喝光杯中茶水,再次给我俩和自己倒满,边倒边说:“南晟道友悟性不错,此诗确实有指下一法门关窍,也是我现在正处之境。不过现在言明对于二位还太早了,等修行到后,自会明白其中意境。南晟道友还是继续说这第三层。”

    “其三便是与整件事有关,也就是道友方才所说的缘法了。”我边想边说,心中对于整体概念依旧模模糊糊。

    白雪梅看了看我和扶风子,然后接话说着:“相交相识既为缘,缘中相处所为既是法。缘随法长,亦随法消。”

    听到白雪梅说的几句话,我暗自思虑。扶风子也开口说道:“不错,缘法相互关联,相互影响。看似没有关系,却影响密切。”

    “这冥冥之中,是否有命运左右?”我喝了口茶问。

    “南晟道友此问过于虚无啊!信者自以为命运存在,无需证据。不信者乃见证据亦不信命运。如若求证命运,岂非自身便信了命运?不然何须求证?”扶风子回答。

    “风林所说应该是指缘法机巧,如见因知果,神算天命。”白雪梅说着。

    我点点头,感觉他俩都说的对。扶风子微微一笑,说到:“数术演算天命,见因知果神通当然存在。就如常人知晓饥饿时,餐食果腹。口渴时,饮水止渴。多看几步,便能以当前之势,推演未来天命。而修行者所感所见更甚常人,自然可金口玉言,言之必中。”

    扶风子呷了一口茶,接着说:“当知这一切演算皆以往日为基准,看未来形式。既是所算之人今后,仍如往日一般,才能言中。假比一小贩求算,通过其手上老茧,说话神采,身穿衣着,加之深意探查,便能推断其日后是否能发大财。如算命者只说小贩日后定发大财,自然不妥,乃是妄言。因此一般算命者定是说,你当如以前一般勤奋,日后定会发大财,才算良言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就是静与动吗?”我忽然有所领悟,开口说着。

    扶风子有兴趣的追问:“何为静,何为动?”

    “往日已成静态,不可更改。如算命者只说静之果,那便埋下了动的因。听到日后定会发大财,很有可能便会放弃努力,等待未来。但算命者加上,你当如以前一般勤奋这句,便消除了动的因,让小贩继续专注于以前的静中,如此才能更加符合演算结果。”我解释着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扶风子抚摸着胡须,对我的话,似有所想。不消片刻,他笑着说:“哈哈哈哈,南晟道友看事角度果然不同一般。不错,这世人皆喜好静态,认为自身所处环境不会变化,也不希望变化。因为新的环境需要适应,而适应就要改变,就要动。所以大多数人的命运皆可推算得出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